qiān bīng wàn

千兵万马

  • 结构 联合式成语
  • 感情 中性成语
  • 年代 古代成语
  • 热度一般成语

拼音 qiān bīng wàn mǎ 怎么读

注音 ㄑ一ㄢ ㄅ一ㄥ ㄨㄢˋ ㄇㄚˇ

繁体千兵萬馬

感情 中性成语

千兵万马的意思

折叠展开
  • 解释:

    犹千军万马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南史·陈庆之传》:“先是洛阳谣曰:‘名师大将莫自牢,千兵万马避白袍。’”明·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李翰言文章,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千兵万马作主语、宾语;指声势浩大。

  • 示例:

    不怕将勇兵强,唯这萨头陀妖法,虽有千兵万马,也抵当不住。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三十三回 

  • 英语:

    millions of troops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千军万马

  • 反义词:

    单枪匹马

千兵万马的出处

折叠展开

庆之麾下悉著白袍,所向披靡。先是洛阳童谣曰:“名师大将莫自牢,千兵万马避白袍。”

-----唐·姚察、姚思廉·《梁书·陈庆之传》

千兵万马的典故

折叠展开

南北朝乱世,梁朝骁将陈庆之承梁武帝之命,挥师北进,誓要讨伐魏国。他麾下仅七千精锐,却势如破竹,连克数城,直至荥阳城下遭遇顽强抵抗。荥阳城固若金汤,梁军屡攻未果,而北魏援军又似千兵万马般汹涌而至,将梁军团团包围,形势岌岌可危。面对绝境,陈庆之挺身而出,向全军慷慨陈词:“我等虽寡,然敌寇视我为眼中钉,唯有奋勇向前,方能绝处逢生!”此言一出,梁军将士群情激昂。经过一番殊死搏斗,荥阳城终被攻克,梁军士气大振。随后,陈庆之率领这支“千兵万马”般的队伍,乘胜追击至洛阳城下。洛阳守军望风而逃,城门不战而开。陈庆之的白袍军在城中纵横驰骋,其英勇之姿,令魏人闻风丧胆。民间因此流传起歌谣:“名将大将难自保,千军万马避白袍。”用以颂扬陈庆之的赫赫战功与无敌之姿。自此,“千军万马”一词流传开来,用以形容军队规模宏大、气势磅礴,亦或是指代任何庞大而强大的集体力量。也作“万马千军”、“千兵万马”等。

千兵万马成语接龙

折叠展开

千兵万马字义分解

折叠展开

读音(qiān), 丿部,共3画

(1)(数)数目;十个百。

(2)(形)比喻很多:~方百计。

读音(bīng), 八部,共7画

(1)(名)兵器:短~相接|秣马厉~。

(2)(名)军人;军队:工农~|~种|骑~。

(3)(名)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。

(4)(名)关于军事或战争:~法|纸上谈~。

读音(wàn,mò), 一部,共3画
wànmò

1.  数目,十个一千:万户侯(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,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。后泛指高官)。

2.  喻极多:万物。万方(a.指全国和世界各地;b.指姿态多种多样)。日理万机。气象万千。

3.  极,很,绝对:万万。万幸。

4.  姓。

1.  〔万俟(qí)〕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;后为复姓。

读音(mǎ), 马部,共3画

(1)(名)哺乳动物;颈部有鬃;四肢强健;善跑;是重要的力畜之一;皮可制革。

(2)(形)大:~蜂|~勺。

(3)(Mǎ)姓。